健身教练如何成功训练你的会员,调查200位教练总结的6点建议!(新教练必收藏)
发布日期:2023-07-26 16:41浏览次数:
如果把私教课比作学校课程,那么教练所做的训练计划就相当于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备课笔记。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在今天的文章中,我们将讨论一个健身计划应该是什么样子的。本文会从以下6点展开,帮助教练编排好一个训练计划并最大化提高会员训练效果。
? 为什么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那么重要
? 为什么围绕目标肌群编排的计划是不好的
? 在所有计划中都可以调整的变量
? 重复次数对目标不同有什么不同的影响
? 两个最重健身教练训练要变量——训练量与训练密度
? 为什么动作不要有太多的花式
在具体展开之前,需要提前说明的是——
没有一个计划适合所有会员,教练需要考虑到会员的健康及体适能水平,他们想要的目标,以及他们对训练过程的感觉等。
随着教练对会员的了解越来越多,为会员提供的训练方案也会越做越好、越做越有“私人订制”感。
开始吧。
1
谁都没理由跳过的部分——热身
热身有助于润滑关节、激活运动肌肉,降低受伤风险。
热身时间应该在8-12分钟,包括3-5个动作。以下就是常用的一些热身动作:
■ 髋关节灵活性
■ 踝关节灵活性
■ 哥萨克蹲
■ T Spine Windmill
■ 臀桥
教练需要根据后面正式训练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热身动作。而且,在为会员选择热身动作和确定热身时间时要注意:
你的会员是否有受伤、关节活动度不足的情况,从而在正式训练之前需要更长时间的热身?这是教练在与会员进行初步咨询和评估时应该注意到的。
2点总结
? 热身时间应该在8-12分钟,包含3- 5个动作
? 如果会员有受伤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,可能需要添加1-2个热身动作
2
计划应围绕动作,而不是肌肉
会员的时间和教练一样宝贵。
为了提高效率,在每周的训练中,目标重点应该放在复合动作上,以训练会员的全身,而不是单块肌肉。大多数会员不练健美,复合动作可能会帮助他们达到想要的结果。
在每一节课中,重点放在这8种主要的动作模式:
? 双腿蹲:高脚杯深蹲、杠铃前/后蹲
? 单腿蹲:反向弓箭步、侧向弓箭步、弓箭步跳跃
? 髋关节铰链:罗马尼亚硬拉、壶铃摇摆
? 垂直推:杠铃推举、坐姿阿诺德推举
? 垂直拉:引体向上、高位下拉
? 水平推:俯卧撑、卧推、胸部飞鸟
? 水平拉:俯身划船、肩部反向飞鸟
? 旋转:绳索伐木、药球投掷
根据会员每周上课次数将其拆分。
假设会员一周上3次课(只列出动作模式,可用具体动作代替):
? 第1天:髋关节铰链、水平和垂直拉、稳定性
? 第2天:水平和垂直推、步态、稳定性和旋转
? 第3天:双腿蹲、单腿蹲、稳定性
假设会员一周上2次课:
? 第1天:髋关节铰链、水平拉、垂直推、稳定性和旋转
? 第2天:步态、双腿蹲、单腿蹲、水平推和垂直拉
在训练课中,教练需要知道当次课的工作肌有哪些,并选择合适的动作,不需要把每个动作模式的所有动作都做了。
例如,选择髋关节铰链的动作模式之后,不需要把这个模式的所有动作罗马尼亚硬拉和壶铃摇摆都做了,这会把会员累坏的。
3点总结
? 如果会员不练健美,最好专注于复合动作
? 8种主要的动作模式是双腿蹲、单腿蹲、髋关节铰链、垂直推、垂直拉、水平推、水平拉和旋转
? 在动作模式下选择合适的动作比做完所有动作更重要
3
改变阻力和负荷进阶
总是做同样的事情会变得无聊,当身体变得更适应某个特定的刺激时,它会停止对它做出同样强烈的反应。
但要突破瓶颈,也不需要重写计划。可以试试改变会员的负荷和阻力,采用波状周期计划。
波状周期计划:选择同样的动作模式,但强度可能会在一周或整个计划中波动。会员可能会从一个大重量日开始,在下一节课中回到一个中等重量日,然后再到轻重量日。
周期性改变负荷,可以帮助会员更好地恢复并防止受伤。
即使运动水平很高的会员也不能一直上高强度,看到线性结果。他们会疲劳,这会导致精神抗拒或身体疼痛,还可能会造成他们退训。
以下是在一周内,为久坐少动会员制作的髋关节铰链、拉和旋转的波状周期计划:
? 第1天
罗马尼亚硬拉6 x 3(重)
绳索划船3 x 15(轻)
绳索伐木2 x 20(轻)
? 第2天
壶铃摇摆5 x 20秒(中等)
哑铃单臂划船4 x 8(中等)
药球投掷6x 3(重)
? 第3天
哑铃罗马尼亚硬拉3 x 12(轻)
T杆划船5 x 5(重)
PallofPress 3 x 10(中等)
一个持续8周的标准计划周期通常包括第9周的“卸载(deload)”周。
在卸载周内,将最后一周规定的动作强度减半。会员仍然能够训练,只是重量或/和训练量降低,以便会员恢复和减少过度训练的风险。
2点总结
? 会员不能总是上高强度、大重量
? 与其给会员一个新的计划,不如在一周内改变动作的负荷强度,此称“波状周期计划”
4
关注次数范围而不是固定次数
3-5RM和8-12RM之间真的有区别吗?
有的,研究表明:不同的重复次数对于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肥大的效果不同。
根据研究:
? 力量和爆发力:3-6 RM
? 肌肥大:8-12 RM
? 耐力和提高技术: 12次以上
简而言之:负重越大,重复次数越少,反之亦然。
这意味着教练必须帮助会员选择一个合适的负重,让他们达到适合他们健身目标的重复次数范围。如果要增加肌肉,他们应该以8-12 RM为目标。
注意是8-12这个范围,而不是确切的数字8、9、10之类......10不一定比9好,把动作做好做标准比重复次数重要得多。
总结
? 不同目标的范围选择:
对于力量目标,做3-6 RM
对于增加肌肉,做6-12 RM
对于增加耐力,重复12次以上
? 不要过于关注确切的数字,把握好重复次数范围就好,一个正确漂亮的动作比一个大重量但不标准的动作要有意义得多
5
把握好强度、密度和总训练量
训练量=组数x重复次数x负荷重量。这意味着负重100磅的卧推,做5组10次重复的训练量是:
5 x10 x 100= 5000磅,每组运动量为1000磅。
通过调整重量、执行的总组数或重复次数来控制运动量。通常,运动量越大=做功越多=休息时间越长。
训练密度是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。其定义如下:在一段时间内的组数x重复次数
如果在10分钟内做10组15个俯卧撑,那么10分钟的训练密度是150个俯卧撑。
在密度训练中,可以将负重调到80-85% 1RM,而重复次数保持在2-4个范围内。然后,设置好计时器的时间。
注意,不要把“训练密度”和“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重复多的次数”混淆。后者的动作质量得不到保证,而前者对动作质量的要求还是要做到最好。
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密度背后的本质是:避免把会员训练得过苦或训练得过松,过苦容易受伤,过松不容易出结果。
所以,帮会员制定方案时,要想想在不让他们讨厌运动或不需要他们花太多时间恢复的情况下,怎么去激励他们多用功。
对于上课规律的会员来说,每2周调整1次训练量或训练密度比较合适。
5点总结
? 控制训练量可以帮助会员增强肌肉,但不会让他们过度训练
? 训练量=组数x重复次数x负荷
? 更多的运动量并不一定更好
? 训练密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
? 密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组数x重复次数
6
不要太在意动作的变式
动作多样可以让会员保持新鲜感,但是划船就是划船,不管是有两个哑铃还是一个哑铃,一个T形杆,还是绳索。
选择什么样的动作取决于健身房配备有什么样的设备,以及教练和会员对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感到舒适。
只要思考一点:为什么会员要做这个动作,它真的会给客户带来进步吗?
? 各种各样的动作变式并没有主要的动作模式那么重要
? 动作选择要为会员带来进步
? 用花哨的动作给会员留下深刻印象不如让他们得到真正的结果